从火遂氏发现大火星,中国文化就是以探索时间为骨魂的文化,主要内容就是对四时,八节,二十四节气,七十二侯的测绘和探索,而主要书写和表达形式就是八卦。什么叫八卦呢?把八个节气变化和八个方位结合在一起,就叫八卦。八卦——八风——八个节气,只是换换名字而已。随着历法学的发展,也是为了历法的准确性,从河图到汉代,制定历法的天文参星和人为参标越来越多,又加上“万象皆可易解”的诠释学风气,像蓍占、礼学,医学、律学、老学,甚至佛学都介入了易学,甚至合并,让八卦的所指日渐复杂化了,远远多超出了最初的节气方位定卦的范围。但万变不离宗,万象解易的现象其实围绕的中心,依然是对时间问题的“探索”,像儒家的修为和为学问题,从《中庸》到宋明理学,再到王阳明,其实就是《存在与时间》的原版;再比如佛学对理学的影响,最后还是归于八卦相生的时间顺序,再比如医学里的《黄帝内经》本身就是一本历学……所以不知节气,就无从学中国文化。那什么叫节气呢?(未完待续)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